大齋期知多D

大齋期的目的,是預備信徒的心進入基督苦難的奧秘中。
大齋期的首日始於復活節六個禮拜前的禮拜三, 不算禮拜日在內,這期間為期四十天。在舊約,以色列人在曠野受熬煉四十年; 在新約,耶穌在曠野受四十天的考驗,因此,大齋期定為四十天。
在此期間,信徒當克己,鍛煉自己靈性生命上的受苦心志。

大齋期的起源

大齋期40天的概念源自基督徒效法主基督的意願,因為祂在約旦河受洗後曾做過40天的齋戒禁食(太4:2及路4:1,2)。教父們把這種習慣視為對摩西在西乃山40天守齋(出34:28),以及以利亞在到何烈山途中40天守齋(王上19:8)的一種摹倣。以色列在曠野裡40年的行程也與40天守齋習慣的形成有關。

40天的齋戒期是在公元354及384年間於羅馬開始。齊戒期的計算方法是由聖週六(即受難節後一天)起,撇除主日,向前數40天。因此,齋期一定是禮拜三開始,而這個禮拜三就命名為「聖灰禮儀禮拜三」。

大齋期的意義

大齋期是基督徒的一個重要節期,目的是為隆重地預備逾越節和復活節。每一位基督徒也應該為其自己的逾越節作準備,亦即為自己的復活 — 生活的革新作準備。

大齋期所著重的,是記念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救恩,體會祂的溫柔、愛、勇敢與孤寂。大齋期間,一般信徒多禁食禱告、悔罪,以心靈誠實去親近神,預備自己迎接復活節。禁食的意義不僅在吃喝方面,也在眼目和耳朵的守齋,與基督一同克己受苦,經歷試煉和得勝試探。藉禁食或禁慾的操練,一方面操練自己的靈性,體會與基督一同受苦;一方面也藉著饑餓與貧乏的親身經歷,體會饑餓與貧乏者的痛苦。

方便計算及避免與中國人農曆新年喜慶的氣氛相撞,永光堂將大齋期定為聖週前的四個禮拜,並將之命名為五餅二魚運動,盼望信徒在克己操練靈性之餘,所節儉省來的金錢也可以支援普世的福音事工。

大齋期內幾個重要日子

聖灰日 (Ash Wednesday) (2009年2月25日):聖灰禮儀日是大齋期的開始,有蒙灰悔罪之意。

在身上或在頭上灑灰,根據聖經及教會的訓導,象徵懺悔者作補贖與憂愁,也象徵人生命的脆弱與短暫。教會早期公開舉行懺悔聖事,並有使懺悔者接受苦衣及灰土的儀式。此懺悔聖事及儀式,為公開的罪人是在大齋期的開始舉行,因此這一天就稱為聖灰禮儀日。

主禮在頭上施放聖灰時,可唸傳統的一段經文:「你是從土而出的。你本是塵土,仍要歸於塵土。」,這經句源自創世記3:19,使人憶及被逐出樂園的情景。另一段可用的經文:「你們當悔改、信福音」(可1:15),指出耶穌在大齋期中對我們罪人的召喚。

聖週 (Holy Week) (2009年4月5日至11日):聖週是復活節前一週。從棕枝主日開始,包括立聖餐日、受難日到聖週六的守夜節。

棕枝主日(Palm Sunday) (2009年4月5日):復活節前的一個主日,記念耶穌末次進耶路撒冷。當時民眾手搖棕枝熱誠歡迎耶穌凱旋進京。傳統教會多以耶穌的榮耀為當日主題。

立聖餐日(Maundy Thursday) (2009年4月9日):復活節前的禮拜四,記念耶穌設立聖餐。有些教會在此日彼此洗腳以記念耶穌為門徒洗腳。亦有逾越餐會,食物包括苦菜、烤羊肉、無酵餅、葡萄汁等。

受難日(Good Friday) (2009年4月10日):復活節的前兩天,禮拜五。受難日是聖週中最重大的日子,信徒帶著哀傷肅穆的心情記念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。有些教會在受難聚會中傳遞十架和鐵釘,有些聚會唱詩時特意不用樂器伴奏,好更深體會耶穌的受難。